首先,临床症状和体征是肝内胆管癌确诊的重要线索之一。患者常表现为进行性黄疸、上腹痛、腹胀、消瘦等症状。体检时可能发现肝脏肿大,肝区触痛等体征。
其次,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等。超声是一种常规、无创的初筛方法,可以发现肝内胆管扩张、肿块及转移灶等情况。CT和MRI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肿瘤特征,如肿块的形状、大小、位置、侵犯范围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第三,肝内胆管癌的确诊需要进行组织学检查。常用的方法有经皮肝穿刺活检、内窥镜下刮片检查、手术切除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等。经皮肝穿刺活检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通过穿刺肝脏并获取组织样本,然后送至病理科进行组织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癌细胞。内窥镜下刮片检查适用于狭窄型肝内胆管癌,通过内窥镜进入胆管,并在病灶处刮取组织样本进行检查。
此外,血液检测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CEA(癌胚抗原)和CA19-9(糖类抗原19-9)是常用的肝内胆管癌标志物,血液中这些标志物的升高可以提示肝内胆管癌的可能性,但并不具有特异性。
最后,外科手术是肝内胆管癌唯一可治愈的方法。对于可切除的肿瘤,手术切除术后的组织学检查是确诊肝内胆管癌的最终依据。
总之,肝内胆管癌的确诊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组织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测等。早期的确诊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和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医生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以提高确诊率。